红斑石豆兰(变种),种拉丁名:var.Rubropunctatum,本变种不同于原变种在于萼片密布不规则的暗红色斑点和短的条纹。产于台湾(台中、花莲)。常生海拔900—15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和沟谷岩石上。
红斑石豆兰形态特征
编辑红斑石豆兰茎
假鳞茎卵球形,在匍匐根状茎上彼此相距约1厘米,通常长10—12毫米,基部上方粗5––7毫米,顶生1枚叶。[1-2]
红斑石豆兰叶
红斑石豆兰花
花葶黄绿色,带紫红色斑点,从假鳞茎基部抽出,高出叶外,伞形花序具数朵花;花序柄纤细,粗约0.6毫米,疏生2—3 枚鞘;花苞片狭披针形,长约3毫米;花梗和子房长约6毫米;花淡黄色密布紫红色条纹;中萼片卵形,长约5毫米,中部宽2.5毫米,先端急尖,边缘具流苏,具3条脉; 侧萼片狭披针形,长1.2––2厘米,先端近急尖,基部较宽并且贴生在蕊柱足上,全缘, 具5条脉,基部上方扭转而两
花瓣卵状三角形,长 约3.5毫米[1]
,基部上方宽约1.8毫米,先端近钝尖,并且具一块黑色斑块,边缘具缘 毛,具1条脉;唇瓣上面稍红色,背面黄色,肉质,舌状,长约2.5毫米,从中部向外 下弯,基部与蕊柱足末端连接而形成关节;蕊柱黄色,近直立,长约1.5毫米;蕊柱足 长约1.5毫米,具许多紫红色斑点;蕊柱齿钻状,长1毫米;药帽黄色,前端近截形, 具细乳突。[2]
红斑石豆兰花期
花期5—7月。[2]
红斑石豆兰产地分布
编辑- 参考资料
-
- 1. 紫纹卷瓣兰(原变种) .中国兰科植物图谱数据库[引用日期2012-10-29]
- 2. 红斑石豆兰 .中国兰科植物图谱数据库[引用日期2012-10-29]
词条标签: